從昨天開始,DSE內地免試招生的成績陸續出爐,今年港生報考內地學校已經成為一大熱潮!其中不乏許多想要在內地升學的雙非港寶!
那么為什么近年來越來越多學生要選擇DSE回內地升學呢?
首先我們來看今早的消息:
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升讀清華北大復旦!
目前雖然沒有公布全部的考生志愿錄取結果,但億米君了解到僅僅香港培僑中學(Band2學校)今年就有七名同學分別升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復旦大學,其中清華錄取一人,北大錄取兩人,復旦錄取四人!
其中錄取了北大公共管理系的林同學DSE七科分數為31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家長給孩子擇校,學校的Banding并非必要條件,適合孩子才最重要!
再來看看DSE考試的分數解析!
DSE考試由必修科目+選修科目組成,必修科目為4門,分別為: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多達20門,考生選取其中2-3門應考,申請大學時一般看所考科目的最佳五科(BEST5)成績。成績按照等級賦分制度,共分為五個表現等級。
第5級為最高等級,表現低于第5級的起始臨界分數會標示為「不予評級」(U)。在考獲第5等級的考生中,表現最優異的,其成績將以5**標示,即為7分,隨后表現較佳的則以5*標示,即為6分,以此類推。
分數要求低&選擇多!
DSE考生報考香港本地大學的最低要求是「3322」,今年香港有17786名日校考生考取到這個要求,即平均1.4人爭1本地學位。
今年通過DSE成績報考內地高校的考生人數則為4783人,但接受招生的內地高校則多達127所!
今年首志愿報考人數最多的5間大學依次是:
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及清華大學。
要知道,DSE考試雖然英語相對高考較難,但報考人數可是高考的0.5%,分數要求也不高。也就是說,只要成績不算太差,想進內地211/985高校大門都是穩的!
灣區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港生報考內地大學的另一大原因是這幾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得如火如荼,可能不少人會注意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國家政策優勢極大的向港籍身份人士傾斜,港籍身份優勢不能再明顯了。
今年以來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惠港政策接連不斷出臺,包含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因此許多港生看中了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希望自己能夠抓住這一機遇,為建設大灣區做出一份貢獻。
DSE有關問題答疑環節
億米君今天也整理了成績出來之后家長們的提問,接下來就給大家一一解答!
港生報考內地「文憑試收生計劃」,會影響本地大學聯招辦法(JUPAS)的錄取資格嗎?
不會。兩個招生計劃屬兩個不同的升學途徑,考生可同時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和JUPAS系統,如果兩方同時錄取,可根據自身意愿,選擇其中一項升學途徑。
如果四個志愿落榜,參加補錄被985院校錄取概率大嗎?
要參考今年的競爭情況。
沒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而持有其他公開試成績的人士,可否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
不能。按2021/22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招生辦法,申請人必須為參加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生。
曾經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但并非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屆考生的人士,可否通過「文憑試收生計劃」申請入讀內地高校?
不可以。按2021/22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招生辦法,申請人必須為應屆考生。
想要了解更多DSE升學規劃,點擊添加下方億米君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