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樂感?這所聯合基督教音樂幼稚園多個選擇
瀏覽次數:2151
上傳時間:2020-09-10 17:13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顯示,二○一八至一九學年,全港有約十七萬幼稚園學生,而本地與非本地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即有約一千所。幼稚園教育不但被視為對孩子日后升讀那所小學起關聯作用,更是基礎教育,故在選擇哪一所幼稚園時,父母都會多加幾分的考慮。
近年,入讀國際幼稚園亦是不少父母的選項,因為可為日后入讀國際學校鋪路外,亦希望打好孩子的英語基礎。作為極多新手父母的將軍澳區,就有兩間全新開辦的國際幼稚園──耀中國際學校和聯合基督教音樂幼稚園。前者以游戲中學習為宗旨;后者即提倡從音樂中學習。這區的父母又多個選擇。
聯合基督教音樂幼稚園已營運半年,于19年八月正式開展第一個學期。
自幼學音樂讓孩子在愛中獲自信
聯合基督教音樂幼稚園(United Christian Music Kindergarten,下稱UCM)位于將軍澳,為零至六歲兒童提供國際幼兒課程以及音樂教育,以「讓孩子成為天父創造時最奇妙及優秀的樂章」為其教學使命。
校監伍馮美娟認為,「零至六歲幼兒就像白紙、海綿,你提供甚麼、他就吸收什么,這除了是腦部發育黃金期,更是建立價值觀和性格的重要時間,所以這段珍貴的階段一定要好好給幼兒作培育。」她亦提倡「愛」的氛圍對孩子成長十分重要。
「當孩子來到學校感受到被愛和被接納的話,他的舒適區就會愈來愈闊,學習就會在這里發生。」
學校著重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灌輸正向思考
學校的課程特色在于其音樂教育,學生會每星期上四節音樂課。課程分為四大部分,包括律動和音樂感、音樂欣賞和創作、合唱,以及樂器課。PN班會學習簡單敲擊樂,并嘗試用身體感受音樂。至K1,小朋友便可以自選一件自己喜歡的樂器來學習,而學校會提供單對單的樂器課堂。伍馮美娟相信,透過音樂能令學生產生正能量。「將音樂作為工具,教導學生看事情要充滿盼望,也讓他們能藉音樂作為情緒抒發的渠道,以期望音樂能成為孩子的終生伴侶。我們并非要將所有學生培育成音樂家,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我們相信音樂有助孩子打通左右腦,對腦部管控功能、閱讀、數學等都有幫助。」
音樂有助孩子正向思考,抒發情緒,專注力亦會有所提升。
UCM校長Dr Lidman是資深幼兒教育家,擁有三十年教學經驗,現任浸會大學教師培訓課程的導師。她提倡全人教育,按八大原則構建UCM學生的學習模式,「這包括獨立思維、個性塑造、窩心關系、環保意識、平等機會、發揮創意、前瞻革新和游戲學習;亦會透過三個『H』來教育孩子,分別是Head(頭)、Heart(心)和Hand(手),分別指頭腦上灌輸知識、塑造他們的性格及讓他們動手做,無論教什么都要依著這三項原則去做。」
學校會用蒙特梭利教學法,家長和老師透過觀察孩子,知道他們的需求,進而跟他們進行互動。「而每天早會,每名小朋友都有機會輪流發表意見講話,而他們所發表的講話都會被重視。」務求讓孩子在關愛、自由的環境下學習。
以基督教為本
UCM的老師,除要求要有基本教師資歷及五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外,更要是一名基督徒。伍馮美娟解釋說:「我們要求老師不是看孩子的表現而選擇愛他與否,而是會讓孩子知道,老師是無條件疼愛他們;亦會要求老師要有為父為母的心腸,切身處地、透過觀察去了解孩子的狀況,例如看見小朋友上課時『呆呆豬』,我們不會懲罰他,而是會關心他。」
伍馮美娟希望孩子能結出九個生命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而老師亦被要求要有這些特質,因伍馮美娟相信,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故孩子價值觀的根基一定要從小打好,而除了父母外,老師也是學生的學習楷模。
除了結德行果子,學校亦有「伊甸園」讓學生學習管理并愛惜地球。
首辦家長學校
學校深明家校合作對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不能學校教一套、家長教一套;亦有見很多家長在育兒上都遇上困難,故創辦「UCM家長學校」,更請來救恩書院退休副校長羅黃瑩女士擔任校長,希望透過其自身經驗,幫助一班初位人父母的新手家長。
羅黃瑩指:「孩子才一、兩歲,父母作為家長的經驗,其實也只有一、兩年,或許他們都不懂得如何為人父母,所以我們希望透過課程,提升為人父母的質素。」
家長學校的課程,會探討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宗教關系,因為家庭關系以及家長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大大影響著孩子在學業以及品格方面的表現。UCM家長學校的標語是「一個家庭獨自走,不如十個家庭手牽手」,學校相信只要家長一起同行,很多問題就能得以解決。
羅黃瑩認為圣經是人生說明書,希望藉家長學校祝福一班家長。
三點要訣教養孩子
羅黃瑩提醒家長,要注意三點教養要訣。
1.忌大聲講話
很多家長都會習慣大聲講話,以為用音量就可以壓倒孩子,但其實家長說話要「soft but firm」(輕柔但堅定)。羅黃瑩舉例指,「孩子『扭計』,他知道到某個位置父母就會屈服。這時候家長不用大吵大鬧,反而要溫柔但堅定地告訴他你的原則。
2.建立自信
若父母大吵大鬧,反而會令孩子缺乏自信。羅黃瑩解釋指,自信就像存放在銀行里的錢,「當孩子還小時,一定要多給他們自信。到他們升小后,默書、考試、學業等,或許會一點一滴把他們的自信搶走。」故此,若孩子的「存款」夠多的話,其自信心就不容易被掏空,「所以父母一定要多鼓勵、贊賞孩子,要讓他們的自信心像銀行存款般夠豐盛,從而不會變成『負資產』」。
3.捉緊教養機會
羅黃瑩說:「若孩子把橙汁打翻在你最深愛的地毯上時,你會如何處理?與其責備他,不如藉此教育孩子。家長可反問孩子該如何處理,讓他運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若他說讓姐姐清理,家長便可進一步教他要為自己的錯失負責任。」
羅黃瑩認為,教養孩子要「soft but firm」,才能教出有自信的孩子。
STEAM教認識世界
伍馮美娟認為,STEAM課堂提供機會讓孩子親自動手做和觀察,能認識這世界是如何運作。「我們想孩子明白神創造大地的心意,然后好好管理大地而非進行破壞。」孩子亦能透過不同的實驗,學會不斷嘗試并從錯誤中學習。
「我們學校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允許孩子在小事上失敗;否則,孩子沒經歷過失敗,只懂匆匆忙忙追趕成功,便很難從中有所得。」她亦指,跟科技相關的課程,就算學校不引入,孩子亦有機會接觸到,「但我們想教育他們,運用科技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要知道爸爸的手機是用來跟別人溝通和工作,并非只用來打機。」
而一般小朋友會有的疑問,如為什么會有四季;為什么頭發會生長;為什么要定期剪指甲等等,都跟科學息息相關,「當他們看到這些現象,卻沒人跟他們解釋,孩子就會感到很迷惘。」
面試重孩子音樂感
伍馮美娟指出,學校面試時,主要會觀察孩子對音樂的反應,以及看他們有沒有音樂感;亦會跟家長溝通一下雙方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
由于學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以面試時亦會評估孩子對英語能明白多少,但家長不用因此過分擔心,因為「即使孩子是從日本來,英文原來真是一點也不懂,但上了一至兩星期堂,可能也能聽懂九成,因為幼兒的學習速度真的是很快。而在我們眼中,所有寶寶都是天才、人人皆為資優,因我們相信每個人總有長處,若父母、老師看不到孩子的潛能,孩子優秀之處就會一路倒退。所以作為老師或父母,看孩子的眼光很重要,若他們覺得小朋友是番薯,他必定會變成番薯;同樣地,父母覺得小朋友是天才,他就一定會變成天才,因為大人以什么樣的眼光看孩子,往往會影響他們所提供的是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
校舍的教學設施十分多元。校舍采用開放空間設計,一個大的空間里有不同程度的學生在上課,目的是不希望學生被四面墻所限制。
UCM各班級學費
班級 上午班或下午班一年學費 上午班+下午班一年學費
Pre Nursery $86,900($7,900 x 11個月) $173,800($15,800 x 11個月)
EC1 $97,900($8,900 x 11個月) $195,800($17,800 x 11個月)
EC2 $97,900($8,900 x 11個月) $195,800($17,800 x 11個月)
G1Jr $97,900($8,900 x 11個月) $195,800($17,800 x 11個月)
注:一切以學校公布學費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