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小學,是成功邁進中學的一小步,選好中學,是成功鋪墊人生的一大步。香港教育支持多元升學,選好中學,可以說是穩拿香港八大、內地一流名校、海外名校錄取通知書的關鍵所在!
香港的學校,通常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強校愈強」,所以家長和孩子在選學校的時候,都特別緊張和希望孩子能進「強校」。
那些用banding衡量的學校
什么樣的學校算是一所「強校」,通常會涉及到一個概念——banding。香港的中學,可分為官津中學、直資中學、私立中學和國際學校,那什么樣的學校會用banding來劃分呢?億米君觀察之下,官津中學、直資中學才會用到banding,而對私立中學和國際學校則并不適用。
我們常聽到家長說,給孩子申請Band 1學校,其實Band 1之下還會細分成Band 1A、Band 1B、Band 1C,以此類推Band 2學校。Banding越靠近Band 1A,則越難考,競爭也更大。
也就是說,
家長在與孩子商量選校時,除了要選好學校類型外,要想增加孩子申請學校成功率的話,要更精準地判斷孩子跟學校的匹配程度。而很多Band 1學校都是英中,授課語言的這一點也需要考慮進去。
除了成績也看重綜合實力
上面所提到的匹配程度,不只是說成績分數上的匹配程度,誠然,香港申請學位貓膩少,憑實力說話也是很多家長看到的香港升學閃光點。
是的,
香港學校對于孩子的考量,并不是只有成績這單一維度,而是把綜合能力,甚至孩子的品行等方面因素都納入考慮。不同的學校,她所看重學生特質的比例都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可以自定義收生準則的學校。
港大同學會書院:學業成績40%;其他學習經歷及成就15%;面試表現40%;其他(如兄弟姊妹就讀港大同學會書院/小學)5%。
圣保祿學校:學業表現25%;全人發展及操行25%;面試表現50%。著重溝通及應對能力,禮儀及中英文表達能力。第二輪面試設有家長面試,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對學校的期望,以增加和家長的溝通。
學校在選擇學生的同時,也是學生在選擇學校,所以很多學校都會舉辦入學簡介會,讓家長學生了解學校的氛圍、所辦課程、辦學理念等等。某種程度上講,在香港讀書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成績過得去,還可以怎么提高申請Band 1學校成功率?這時候我們就必須得了解中學的收生準則了。
提高申請成功率的秘訣
在論及banding的學校里,我們可以用兩大類收生方式來理解,一類是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中學,一類則為「非參加派位」的中學,而「非參加派位」的中學一般都是直資中學,每年10月份會公布一次。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中學:自行分配階段只能選2所,再通過面試,面試不成功則參加統一派位階段,此時拿到Band 1學校錄取跟中彩票的幾率相差不遠
?「非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不限申請數量,自定義招生準則,投遞后面試
兩者均需要經過篩選、面試,有的學校會面試每一位遞交申請的學生,有的則會經過篩選再約面試。成績是敲門磚,億米君的多年經驗總結,面試部分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億米君建議可提前一年時間從孩子的簡歷包裝、面試特訓等方面著手準備升中。
Q:面試環節可以用什么語言?
香港升中學的面試一般用粵語、英文,部分學校常設普通話面試,也有部分學校普通話面試需要提前跟學校溝通進行安排哦!
Q:面試的形式是什么?
每所學校都有所側重,有的是個人面試,有的是小組面試,有的不僅學生本人要參加面試,還會進行家長面試!不用慌張,億米君有針對性的面試特訓可以幫你從容應對面試關!
升Band 1學校特別的方式
億米君給大家介紹兩種特別的方式,一是叩門,二是插班。
叩門,適用于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中學,其實是升中派位后,剩余學位的處理方式,給到想要進心儀學校但是前面階段已經錯過的學生,再次沖刺心儀學校的機會!
可叩門學校、學位一般較少,競爭很激烈,大部分學校主要考慮學生的學業成績與面試表現,其次是課外活動與操行。部分學校還會有筆試環節,甚至在叩門當天進行,所以家長和孩子如果要叩門的話,需要提前做相關的準備。
插班,適用于已在港讀中學但是不滿意現有學校的學生和家長,或者從內地轉學香港的學生。插班生也跟叩門一樣,學位不會多而且不定時更新,如果有心儀學校可以持續關注該校的官方發布渠道或者找億米君咨詢。
億米國際服務社,14年香港學位申請操作經驗,申請香港學校,我們可以幫您:申請表填寫技巧+簡歷包裝+面試培訓+英語輔導+粵語輔導+香港小學優化配置等,大大提高申請成功率。